作品原文 閒情賦(並序) 初,張衡作《定情賦》 1 ,蔡邕作《靜情賦》 2 ,檢逸辭而宗澹泊 3 ,始則蕩以思慮 4 ,而終歸閒正 5 。 將以抑流宕之邪心 6 ,諒有助於諷諫 7 。 綴文之士 8 ,奕代繼作 9 ,並因觸類 10 。 廣其辭義 11 。 餘園閭多暇 12 ,復染翰為之 13 。 雖文妙不足 14 。 庶不謬作者之意乎 15 ! 夫何瑰逸之令姿,獨曠世以秀羣 16 ;表傾城之豔色,期有德於傳聞 17 。 佩鳴玉以比潔,齊幽蘭以爭芬 18 ;淡柔情於俗內,負雅志於高雲 19 。 悲晨曦之易夕,感人生之長勤 20 。
槐原產中國北部,生長於高温高濕的華南、西南地區,以黃河流域華北平原及江淮地區最為習見,越南、日本、朝鮮和歐美國家亦有栽培。 喜光而稍耐蔭,能適應較冷氣候,根深而發達;對土壤要求不嚴,在酸性至石灰性及輕度鹽鹼土條件下都能正常生長;抗風,也耐乾旱、瘠薄,能適應城市土壤板結等不良環境條件。 多用播種法繁殖。 [7] [9] 遠在秦漢時期自長安至諸州的通道已有夾路植槐的記述,是中國特產樹種之一。 槐,樹冠優美,花芳香,是行道樹和優良的蜜源植物;因其耐煙毒能力強,也是廠礦區良好的綠化樹種。 花和莢果入藥,有清涼收斂、止血降壓作用。 葉和根皮有清熱解毒作用,可治療瘡毒。 木材堅韌、耐水濕、富彈性,可供建築、傢俱、農具用。 [9] (概述圖參考來源:中國植物圖像庫 [13] ) 中文名 槐 拉丁學名
漢字 字位 (或者叫「字素」、「字種」)是指將同一個字的不同寫法(正體字、簡體字、二簡字、異體字、新字形、舊字形、訛字、缺筆字等)計算為同一個字,而不是分別計算為不同的字。. 例如:「够」和「夠」被視為同一個漢字的不同字位變體,而不是兩 ...
貔貅(pí xiū),別稱"辟邪、天祿、百解",俗稱"貔大虎",是中國古書記載和民間神話傳説的一種兇猛的瑞獸,與龍、鳳、龜、麒麟並稱為五大瑞獸。據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記載:貔貅是有六隻腳的猛獸。《清稗類鈔·動物·貔貅》記載:貔貅的外貌形態像老虎,或者説像熊,毛色是灰白色的。
書桌背門。 (圖/池俊朋提供) 池俊朋表示,書桌「背門」是禁忌,因為門是空氣流動處,加上門有人會進出,可能會造成屋主無形中產生恐懼感,且背門無靠,對屋主來説,像「沒有靠山」、做事無安全感;書桌「門」會有氣流衝影響,導致注意力中斷。
(1) 時鐘可擺放或是懸掛於住宅朱雀方(即南方),因為朱雀是前方,前方本屬於動者。 而鐘顏色應以紅色、紫色、橙色主,形狀人們八角形為吉利,因為這個方位屬火。 (2) 時鐘可擺放或是懸掛於住宅青龍方(即東方)及東南方,因為青龍方吉方,所以客廳住宅左方放置時鐘。 至於鐘顏色應以綠色、青色主,形狀方形為吉利,因為這兩個方位屬木。 (3) 時鐘不要擺放或懸掛於住宅白虎方(即西方),因為白虎方為傳統風水所謂方,所以住宅右方放時鐘。 但可擺放或是懸掛於住宅西北方,而鐘顏色應以白色、金色主,形狀圓形吉利,因為這個方位屬金。
在历史悠久的中國君主制历史上,中國君主拥有诸多頭衔, 秦始皇 统一中國后,「 皇帝 」成为中國君主的主要称号。 随着中国在周边各国的影响力不断增强,中國君主又增加若干頭衔,包括「 天可汗 」和「 文殊皇帝 」。 1912年,《 清室退位诏书 》颁布,中國的君主制基本结束,但后来又曾经历过 洪宪帝制 和 张勋复辟 等尝试恢复君主制的行动。 以下按照公认的历史时期列舉中国君主。 傳說 夏 、 有穷 商 周 秦 漢 、 新 三國 魏 漢 吳 晉 五胡十六國 成 、 汉 漢 、 赵 赵 凉 燕 秦 燕 燕 燕 秦 秦 夏 凉 凉 凉 凉 南北朝 南朝 北朝 隋
天干地支 是 十干 與 十二支 的合稱、簡通稱為 十天干十二地支 ,由兩者經一定的 組合方式 搭配成六十對,為一周期,循環往復,稱為 一甲子 或 花甲之年 。 歷史 [ 編輯] 天干地支、十二 生肖 、 五行 等。 古代 中國 用以記錄 年 、 月 、 日子 及 時期 。 漢字文化圈 地區也曾跟隨古代中國用干支記錄時間。 最初,干支為 古越語 ,後才簡化為中文。 [1]
夢見野鼠地下到處翻形象,讓人聯想到陰莖和肛門,做夢者可能有感到、污穢、噁心,對性、厭惡情緒;可能暗示做夢者有傾向。 除此以外,夢見老鼠,有時預示做夢人和朋友或家庭成員發生糾紛。 那你見到老鼠,這意味著你在生活中樹立敵人多,可能於你做事方法手段過於功利性,所以致使你成了孤家寡人。 這一個羣居社會顯然是不合適,因此要用心改善這個缺點。 如果夢裡老鼠嚇跑、趕走,表示你能克服困難,戰勝心中困擾或敵人。 夢見讓老鼠逃脱,預示你所謂奮鬥是否,值得懷疑。 夢見捉老鼠,預示你可能有會因為交上朋友而蒙受損失。 夢見老鼠搏鬥,預示你可能有社交障礙,人交往方面會遇到困難。 夢見很多老鼠,預示你可能有會遇上接連失敗,或者性方面有困擾。 夢見老鼠自己房間打洞,提醒你要心和盜賊。
實澹泊而寡慾兮